有记者问,我们前段时间注意到,李克强总理在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特别提到了“工匠精神”,一直以来“德国制造”的神话被认为是“工匠精神”的精华,请部长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谈您对“工匠精神”的具体感受。另外,您认为中国人如果要达到德国制造的工匠精神需要多少年?
万钢部长表示,工匠精神,我确实是有点感触。我在德国学习5年,工作10年,回来已经16年了,但是有很多事情还是历历在目。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,就是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,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,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。工匠精神的培育, 是一个教育的结果,德国哪怕一个商店的售货员也要进行系统的教育,包括包盒子、做礼品等等,都有一个系统的教育。所以从教育抓起,抓职业教育,对于培养我们专业性人才的工匠精神十分重要。第二就是精神,这种精神产生于文化。德国在 次世界大战后,粗制滥造,知识产权保护也有很大的问题。上世纪初,德国制造的商品,英国人强制性地让打上原产地,德国对此进行反思,逐渐对每一件事情都认真要求,形成了工匠精神,使产品质量越来越好,得到大家的认同。在当今这个创新时代,我们也要加强基础教育,加强职业教育,使更多产业一线的工人能够得到更系统的教育,使质量为上的要求变成企业发展的文化,使每个人都把产品的质量和创新作为自身的需求、自身文化的组成部分。
创新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延伸。小到对每一个工作环节的高质高效的创造,大到一个新的产品,一种新的技术的开发,也是工匠精神。因为只有你对每一个细节、每一个环节都了解,才能够提升它、改进它,这也是保证产品不断精益求精。我们一直说创造品牌,要有品牌文化,要有工匠精神,使它做得更精美、更好用、更,另外要有创新的精神,使它能够更符合市场需求,特别是潜在的需求。所以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两者是相互联系的,它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,使每一个人都满意,都喜爱,这样的话品牌才能建立起来。
潍坊华全电力有限公司是一家专营各类汽油、柴油及燃气发电机组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业务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。公司始终重视产品质量,重视科技创新,近年的发展迅速。华全系列发电机组畅销全国并出口五大洲30多个 和地区。公司总经理赵立增认为,“工匠精神”正是快速发展的华全公司所迫切需要的,对万部长的说法高度的赞同。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,坚定、踏实、精益求精。但华全做的还是远远不够。
华全人重视精益求精,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,努力做到无微不至。赵立增经常说:“经营企业如同建筑高楼大厦。大厦能建多高,取决于地基有多坚实。企业能行多远,取决于管理有多精细。”据了解,在推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,华全动力坚持“以人为本”的管理理念,把人作为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主体。赵总结合自身实际,群策群力,为职工制定了一套不二的行为标准,不管在什么情况下,都能使职工忙而不乱,高效、高质量的工作。在现场管理方面,华全动力不仅划定了责任范围,明确了责任人,而且就责任范围内的卫生标准、物品摆放及摆放数量等,也一一作了明确规定……生产管理上,他们充分发挥数据在指导生产中的作用,用数据说话,使生产更规范、更科学。
笔者由此想到,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,重提“工匠精神”、重塑“工匠精神”,确实是一个企业生存、发展的必经之路。